.

扫黄打非进基层安徽经验成亮点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题:“扫黄打非”进基层“安徽经验”成亮点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水金辰

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推选出300个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安徽省入选14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这些示范点涵盖街道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景区等各个类型,在完善工作规范标准、开展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助力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办等方面深入到位、各具特色,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

基层一线往往是决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而“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都在基层。安徽,通过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筑牢了“扫黄打非”一线“防火墙”,其经验做法值得“点赞”。

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大综管”模式

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去年底刚刚投入使用的健康宣教基地内,一面“扫黄打非”红绿灯颇为引人注目,不时有居民前来“答题”。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扫黄打非”工作内容制作成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卡片,通过按压亮灯显示正误,简洁直观地让相关知识入脑入心,提高群众参与度与普及率。

“早在2010年,安徽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就下发了加强乡镇‘扫黄打非’工作的意见,开始系统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2016年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指导意见后,安徽省立即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安徽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李国兵说,起步早、力度大、工作实是安徽省“扫黄打非”进基层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为了使“扫黄打非”工作扎根基层,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安徽省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大综管”模式,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民政部门城乡社区治理督查等,通过借大势、用平台、善融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实现了“扫黄打非”进基层常态长效。

据统计,目前,全省2160个乡镇(街道)均建有“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2640个村(社区)拥有“扫黄打非”工作站或联络员,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在4654个有条件的学校、景点和相关企业建立了“扫黄打非”联系点。

开展教育宣传形成全民参与生动局面

62岁的合肥市文化局退休职工刘小黎,是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绿苑社区“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为推动社区“扫黄打非”,他特意创作了一首快板《颂“扫黄打非”》。“‘扫黄打非’工作不能光靠行政推动,也要走好群众路线。社区居民打着快板念着词,就把‘扫黄打非’知识烂熟于胸、传之于人了。”刘小黎说。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是把“扫黄打非”工作推向深入的必由之路。安徽省正是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教育和宣传活动,大力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

——滁州市各县区将“扫黄打非”知识编排成具有鲜明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歌舞、戏曲等,还编写了“三字歌”“百家信”“口袋书”,制作“扫黄打非”微电影,并举办专场文艺演出“送戏下乡”,受到广泛好评。

——凤阳县、铜陵市学苑社区成立“‘扫黄打非’妈妈工作队”,六安市、阜阳市等地成立“五老”义务监督员,来安县开展“扫黄打非”小天使志愿者活动等,主动义务监管文化市场,形成了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局面。

——全省各地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纳入“开学第一课”活动,做法在全国推广;凤阳县总铺中学编写“扫黄打非”弟子规教学生传唱,增强“扫黄打非”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密织基层网络群防群治走向深入

在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全镇13万人口被划分成260个网格区域,配备协调员、管理员、信息员、联络员,借助管理平台,实施网格化监管,形成村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格局,使“扫黄打非”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近年来,安徽省建立起“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发现“黄”“非”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群众拍手称快。例如,阜阳市阜南县29个乡镇建成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站点309个,今年以来基层监管网络发现市场涉“黄”涉“非”问题线索412条,提交给执法部门排查案件109起,取缔黑网吧17家,查缴非法出版物、盗版光盘近千件。

李国兵表示,截至10月底,今年以来安徽全省共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3万余册,处置网络有害信息近12万条,文化市场明显净化。与此同时,安徽省坚持群防群治,壮大日常监管力量,实现基层队伍能够“观六路”“听八方”。

“我们整合了社区法律顾问、社工、保安、‘五老’监督员等,组建了监管志愿者队伍。如今,义务监督员和群众已成为基层‘扫黄打非’的‘千里眼’‘顺风耳’。”合肥市绿苑社区负责人李小云说,群防群治网络的建立,凝聚了各方力量,使“扫黄打非”工作真正深入基层,实现全覆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