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灾时扛下所有的人,你们还好吗安徽

北京皮肤病医院网站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506.html

万人口的阜南县,既是人口大县,也曾是“贫困大县”。

有多贫困?

皖北贫困地区、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这“三区叠加”,成为压在阜南人头上一顶顶沉重的“穷帽子”。

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8万户19.78万人、贫困村90个,贫困发生率12.45%。

尤其是承担了行蓄洪功能的蒙洼地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16次蓄洪。

今年7月,王家坝闸再次开闸泄洪,洪水淹没了农田庄稼,网友称:“安徽人再一次扛下了所有”。

那些默默“扛下所有”的人,你们还好吗?

1、“书记,快把俺家房子扒了!”

“刘书记,你啥时把俺的房子给扒了,俺也要住到那好房子里去。”王家坝镇和谐村解放庄台村民郎泽金风风火火地骑着三轮车,一把拦住村支书刘杰“上访”。

郎泽金

“你别着急哦,我再帮你问问,你之前不符合条件,后面还有新政策,有机会!”刘杰安慰他。

“那些房子得劲得很,他们都住过去了,俺不是心里急么……”

郎泽金口中的“好房子”,是指位于王家坝镇保庄圩上,专门为庄台群众搬迁居住的新安置房。

在当地,庄台居住密度大,空间相对局促,且水患来临易成“孤岛”,保庄圩则相对宽敞,不受水患影响,与外界互通便利。

房连房,小胡同,窄道路,“一线天”。蒙洼蓄洪区现有座庄台,居住15.4万人,庄台人均面积约22平方米,其中最小10平方米/人,整体居住环境较差,行蓄洪期更无法出行,就医就学处处难,群众苦不堪言。

拥挤的环境加上洪灾时的不便,搬出这座“岛”,成为不少当地群众的心愿。

有人想搬,也有人故土难离。搬不搬,全看自愿。

通过调查摸底,蒙洼地区有搬迁意愿的居民约5.5万人。除年搬迁的0.48万人外,-年,该县直接建房外迁安置庄台超容量人口2.9万人,年将新建庄台和保庄圩迁入安置2.12万人,总计将搬迁安置5.5万人。

2、“没花一分钱,住上好房子”

整洁的道路,优美的绿化,五层高、黄褐相间的多层小楼……这就是王家坝镇保庄圩上崭新的安置小区,不少庄台群众心向往之。

“在庄台上一住,就是60多年,做梦也没想到,能不花钱住上介(这样)好的房子!”11月4日下午,王家坝镇和谐村贫困户杨春明坐在家里,指着这平方米的新房说道。

杨春明

从国庆节搬进来,他已住了一个多月。“敞亮、方便、风景好”,是他对新房最满意的地方。

老杨患肺气肿、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还有点耳背,但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还带点幽默。

“要不是政策好,我早就爬烟囱(火葬)了。”他笑着说。一旁的杨春明女儿补充,人逢喜事精神爽,住进新家后父亲身体都好多了。

记者来到老杨之前的住处自由村庄台上,这里居住环境较为拥挤。老杨一家六口人,就蜗居在40多平米的平房里。现在老房子已经被拆掉,转为村集体土地统一规划,做停车场、村民休闲等公共用地。

“像杨春明那样人均安置建筑面积不足30平米的住户,只需将原有宅基地转为集体土地,不需交一分钱就能入住,若家里人口少,人均面积较大,交部分差价,也能入住。”

据刘杰介绍,目前,和谐村有户居民搬进保庄圩上安置新区,后续还会有多户陆续入住。

3、“过去,水是伤痛;现在,水是产业”

“累不累?可要俺来帮你?”在阜南县郜台乡安台村扶贫车间,81岁的贫困户张学诗缓缓走下三轮车,弓着背走进车间,老伴儿季秀勤正在编织柳编。

在郜台,编柳编是代代传承的手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一辈子啦,躲着洪水跑来跑去。到老了,终于安稳了,还是得靠着老手艺生活。”季秀勤边熟练地编织边说。

水,对于蒙洼人来说,一直是最大的伤痛。

当地人几乎全部家当就系在一条绳子上。洪水一来,拎起来就走。

人水对抗这么多年,有没有一条路子能人水共生,变对抗为适应?

杞柳

种杞柳、芡实等水生作物,发展适应性农业产业,成为当地摘穷帽的一条新路子。

在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一块块杞柳原料正被加工成柳条。公司负责人张朝玲表示,在这里办厂,不仅原料丰富,质优价廉,会做柳编的人也多,在家里就能干。我们只要派人将模型送给农户,他们在家里就能完成。

整个郜台乡有34家柳编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在家就能干,想干就干,时间自由。”季秀勤笑着说。在她看来,祖传的老手艺能挣点家用,看着两个懂事的孙女上大学,这才是安稳而可触摸的幸福生活。

经历过苦难的阜南人,就像这杞柳一样,倔强而有韧性。

“杞柳,是典型的耐水作物,阜南的杞柳尤其耐水。”郜台乡宣传委员王萌指着农田边的杞柳告诉记者,今年夏天蓄洪期间,水有一人多高,杞柳浸泡水中,只剩个梢头在外面,退水后,2米多高的杞柳继续茁壮成长。

柳编,如今已成为阜南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外贸出口的“主导产业”,阜南县跃升为全国四大柳编生产加工基地之首。

一批龙头企业成为个扶贫车间的主力,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多人,直接助力1.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从对抗水,到适应水,再到人水和谐、人水共生。

不仅仅是柳编,水生蔬菜、生态种养、水禽养殖等也形成了一条条“水生产业带”。

全县以莲藕、芡实、茭白为主的水生蔬菜有7.1万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6.4万亩;发展水禽万只,年产值达4.2亿元……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

水,曾带给蒙洼人累累“伤痕”,却变成当地人脱贫奔小康的产业。

4、“浙江老板看中俺们这,组团来投资”

当浙江诸暨商人汪国新告诉家人,自己打算在阜南县会龙镇投资开办袜厂时,他母亲和妻子抱头痛哭,问他“我们有吃有喝,为什么要去那个穷地方”。

张春玲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左手残疾的阜南县会龙镇贫困户张春玲正愁着怎么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自己身患残疾和慢性病,一儿一女还都要上学。

11月1日,会龙镇袜业产业园内,安徽屹步坊袜业公司开工。开工当天,汪国新的妻子、母亲都来了,看着大气的厂房、专业的设备、训练有素的员工,悬着的心放下来。

这里将建成两千台袜机,年产两亿双袜子,产值四个亿的袜的生产基地,成为汪国新在浙江的总公司在全国布局的三大基地之一。

就在屹步坊不远处,汪国新的诸暨老乡杨建明的袜厂已开办了三年,产品供不应求。

浙江商人为何选择在阜南乡镇投资?人口红利、劳动力优势是最大原因。

“浙江那边招人越来越难,干活也不长久。这里设厂劳动力多,用人成本低,我们长三角的产业不就转移过来了么?”杨建明表示,企业成立三年多来,生意红火,去年出口额就达多万美元。今年的出口订单排到几个月以后。

屹步坊的人力总监刘志辉还道出了另一个来此建厂的重要原因:阜南有大量熟练的技术工,很多农民都曾经有过在长三角袜厂打工的经验,稍加培训就能上岗。

为了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阜南县趁势出台“袜业十条”,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厂房租赁、机器设备、用工等多项补贴,吸引像汪国新这样的长三角商人前来投资设厂。

外地企业迫切需要劳动力,人口大县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口优势,贫困户希望找到简单的技术工种实现增收……发展袜业,实现“三赢”。

5、“家门口有大厂,套套袜子就能养家”

张春玲幸运地成为厂里首批60多位工人中的一员,每天只要做简单的“套袜”工种,月收入一两千元。随着企业产能的释放,后期工资还会走高。

“多亏家门口有个大厂,既能挣钱,还能顾家。一只手干活,能找到这么一份工作,不容易啊。”张春玲很珍惜这份工作。

71岁的贫困户臧廷华家里有八口人,儿子、妻子有病无法劳动,孙子孙女正在上学,儿媳是聋哑人。

臧廷华

他几乎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如果只做公益性岗位,每月只有几百元收入。

唐龙袜业成立后,他带着儿媳,在制袜车间“套袜子”,工作不算太难。

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待遇不错。两人的工资收入加起来,一个月有多元,一年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

“希望能把孩子拉扯成人,上个大学,找份工作,我也就满足啦。”臧廷华说。

“产业园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当地群众尤其是贫困人群提供在家门口就业机会,实现了打工赚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近人,其中贫困户近80人。”会龙镇党委书记刘金堂介绍,该镇致力于打造袜业小镇,这里将建成万台袜机的产业园,带动1万人就业、实现产值20亿元。

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人,家门口的大厂,给这座人口大县,带来的是机遇,更是希望。

阜南通过招商引资和“凤还巢”方式,建设扶贫车间和居家就业基地,35个扶贫车间和88个居家就业基地共带动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就业,月均增收元。

阜南当地流传这句顺口溜:“孩子求知上学堂,大人就业进车间,看好家人种好田,每天能挣几十元”。

人回乡、厂回迁、情回归。人口大县,人一用“活”,满盘皆活。

目前,全县平方公里土地上,贫困率从12.45%降至0.34%,6年来年均脱贫3.2万人以上。

苦难不会是永恒的。苦尽,终将甘来。

张学诗、季秀勤老夫妻

那些沿淮行蓄洪区里善良朴实、坚韧豁达的人们,祝福你们!

文:冯珉王弘毅

图:王珂王弘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