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阜阳市教育局公布
阜阳市年普通高中
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
阜阳高中今秋招生
将有重大变化
今年的方案指出
要合理确定招生范围
普通高中在市级统筹下实行属地招生。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从年起,地处阜城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的公办普通高中(含市直)在阜城三区范围内招生;
地处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界首市的公办普通高中在本县域内招生。
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县级教育局统一管理,招生范围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实行同步招生;生源不足的,可由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
高校附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与所在地其他公办普通高中相同。在大班额消除过程中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县(市、区),可向市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配学位资源,合理安排跨区域招生计划。
比起年
今年的招生政策有什么变化?
以下为年
普高招生入学范围
所有普通高中不得跨设区市招生。
市直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可跨阜城三区招生;其它各县市属公办普通高中在本县域内招生,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县域招生。
三区所属的民办普通高中在三区招生,招生计划未完成的,补录时可适当跨县域招生。三区之外其他县(市)所属的民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在本县(市)域内招生,招生计划未完成的,补录时可适当跨县域招生。
具体变化为:
年
市直高中面向三区招生
年
市直高中面向全市招生
据了解
阜阳市直属高中有
阜阳一中
阜阳三中
阜阳五中
以下为年普通高中
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全部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稳步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坚持“标本兼治、问题导向、公平公正、积极稳妥”的原则,引导学校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秩序,切实维护良好教育生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落实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目标,依据国家、省有关办学标准,综合考虑本地生源情况、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普通高中教育总体资源等因素,科学制定所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严防产生新的大校额、大班额。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班级学额不得超过55人。根据各地申报,市教育局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合理确定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具体招生计划另文下达。
(二)合理确定招生范围。普通高中在市级统筹下实行属地招生。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从年起,地处阜城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的公办普通高中(含市直)在阜城三区范围内招生;地处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界首市的公办普通高中在本县域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县级教育局统一管理,招生范围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实行同步招生;生源不足的,可由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高校附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与所在地其他公办普通高中相同。在大班额消除过程中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县(市、区),可向市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配学位资源,合理安排跨区域招生计划。
(三)优化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办法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南的通知》(皖教秘〔〕号)执行。详见《阜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和政策性加分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函〔〕25号)。
(四)强化指标到校政策导向。年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不得低于80%,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得设置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最低录取控制线(但须达到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若达到人数不足,则所剩指标收回)。到校指标原则上根据招生范围内各初中学校实际在籍且就读满三年以及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毕业年级学生数,按比例切块分配,指标分配向乡村初中和薄弱学校倾斜,严禁将指标分配与初中升学率挂钩。各地指标到校生具体政策在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指导下继续执行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规定。对于各地出现的诸如农业转移人口等特殊情况,由县(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做出具体规定,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
市直省示范高中到校指标由市教育局分解到其招生范围内各初中学校,各县(市、区)属省示范高中到校指标由所在地县级教育局负责分配。要强化指标到校政策导向,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年因办学行为、招生入学等违规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报的初中学校,调减或取消分配指标。
(五)严格执行加分政策。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规定的政策性加分对象和标准执行,详见《阜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和政策性加分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函〔〕25号)。
(六)做好普通高中录取。
1.招生对象。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对象为届初中毕业生和未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往届初中毕业生。落实随迁子女考试招生政策,在流入地报名参加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和录取的,与当地学生执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和录取的,享受与户籍所在地就读考生同等政策待遇。
2.志愿填报。统一设置普通高中招生志愿,实行“知分填志愿”,即考生在知晓中考成绩后,网上填报志愿。具体志愿填报办法另文下达。
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和教师等应尊重考生自主填报志愿的权利,不能违背学生意愿填报指定志愿。考生应根据当地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和相关标准,结合自己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兴趣爱好、学习潜质等因素,填报适合自己的升学志愿,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3.录取办法。普通高中招生坚持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采取平行志愿录取办法。继续实行应历届考生分开录取,省级示范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历届生。任何学校或个人都不得以入学保证金或押金等形式向学生收取与录取有关的费用。凡升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无论公办、民办普通高中都必须经过市教育局统一录取。(具体录取办法见附件)
4.补录。根据录取情况,市教育局将及时公布普通高中补录计划,未录取的达线考生可参加补录。考生可凭准考证、成绩通知单到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市、区)指定的补录志愿填报点进行补录志愿填报。招生计划已完成的学校和已被高中学校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补录。
5.学籍管理。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被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持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并办理入学相关手续,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向录取学校履行有关手续的,视为放弃普通高中就读机会,其他任何普通高中不得录取,不得为其注册学籍。普通高中学生按规定报到后,由就读学校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在学籍管理系统中发起高一新生注册程序,学籍注册、审核工作应于9月30日前完成。严禁学籍造假,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对因违反招生规定而产生的学籍不能注册等问题,将严肃追究违规主体的责任。
(七)切实规范招生行为。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市教育局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严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招收已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录取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达到考试所在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或未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的学生;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学费;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
(八)全面统筹特殊类型。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管理,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具有特色办学基础的普通高中,结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各类特长生,举办各类实验班、试点班、特色班的,须将自主招生方案在所属教育主管部门登记,报市教育局审定后,统一报省教育厅备案,方可公布、实施。要严格控制规模,招生名额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要健全科学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明确学校特色方向、招生数量和相应的招生办法,学校自主招生须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进行,招生录取名单须通过门户网站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体育、艺术和小语种类型可在全市范围内招生,其他类型在规定的属地范围内招生。自主招生(特长生)工作方案另文规定。
三、组织领导
成立阜阳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考试招生政策,审议考试招生有关事项,重大事项报市招生委员会审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基教科负责人担任。局相关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基础教育科负责普通高中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制定,审核录取工作;考试管理中心负责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成、网上志愿填报及投档录取工作;教科所负责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阅卷与各科成绩统计查分工作;体卫艺科负责体育健康测试和疫情防控工作;电教馆负责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法宣科负责普通高中招生宣传工作;驻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对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全过程监督,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招考工作责任。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细化考试招生工作责任清单,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违规招生的学校、负责人和经办人予以约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等处理。对违规招生造成恶劣影响的,是省示范高中的,提请省教育厅撤销其省示范高中称号,其他普通高中由市教育局给予处理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学校不得拒收被录取的学生、不得变相迫使学生放弃入学或转学。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依法依规处理,违规行为及整改情况作为核定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追回地方有关奖补资金;对普通高中违规录取的考生,不予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不予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要加强招生宣传监管,严禁向社会公布未经市、县(市、区)教育局审查备案的招生简章、招生广告和自主招生方案,严禁虚假宣传、欺骗学生和家长。各县(市、区)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适时对招生考试政策落地情况开展督导,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规招生行为,严肃查处追责。市教育局将规范招生情况提请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教育发展)内容,按区域内学校违规招生次数累计情况进行考核。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逐校开展招生工作专项自查,重点排查曾经发生违规招生的学校,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招生行为。
(二)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各县(市、区)教育局出台重大招生政策改革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强风险评估,做好舆论引导,确保和谐稳定;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计划、招生程序、咨询方式等,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深入贫困家庭,积极宣传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按要求精准发放到位;要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统一印制招生政策明白卡,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就关键政策以及群众关心的疑难点,通过报纸、电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