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见习记者张一川)当12岁的刘小贝和11岁的陈奕熙表演完默剧片段“蝴蝶”之后,台下几乎没有掌声。
参与演出的12名乡村学校学生及1名小志愿者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这并不是因为孩子表演得太糟糕或是观众不尊重小演员们,而是因为本场默剧的导演菲利普·比佐已经和观众约定好,用举臂晃动双手的形式——手语中的“鼓掌”——代替有声的掌声。
默剧表演与“融合教育”
刘小贝是一名来自云南普洱市景谷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比佐安排来自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镇华桂中学的陈奕熙与她一起,同步完成了这段无声的演出。
在排练的休息间隙,刘小贝(前排右二)和陈奕熙(前排右四)还在一起练习默剧片段“蝴蝶”的表演。张一川摄
实际上,包括“蝴蝶”在内的整场演出都是无声的。来自9个省乡村学校的12名学生和10名老师,用夸张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在默剧形式中叙述故事、传达情感。若不是事前告知,根本无从察觉这些表现同样出色的演员中,还有两名聋哑儿童存在。
7月20日,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和蓬蒿棱艺学院共同发起的融合教育公益戏剧营,在北京蓬蒿剧场中进行了这场汇报演出。在此前的5天,这些不同省份、不同乡村学校的师生,与法国默剧表演艺术家菲利普·比佐、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陈小玲、国家一级演员周笑莉一起,完成了一次以戏剧为形式的“融合教育”体验。
融合教育是一种让身心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一同学习的教育理念,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一个正常的而非隔离的教育环境。
让乡村教师发现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融合教育的尝试,对于乡村学校来说有着现实意义。有着10年教龄的段颖显,在山西省平遥县朱坑乡南依涧小学教数学,学校50多名学生中,就有好几位身体或心智残疾的儿童。在平时的教学中,段颖显和其他老师都会注意关照这几名较为特殊的学生,而这次的公益戏剧营,让她发现了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参加公益戏剧营的乡村学校师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她记得在公益戏剧营第一天的戏剧入门课上,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陈小玲设计了一个通过声音下达指令的游戏:大家围成一圈,一名参与者在中间指向其中一人,并说出一个名词,被指到者需要与身边的人共同模仿指令中的事物。游戏中,学生和老师们的手指总会看似不经意地掠过两名聋哑儿童。
“可能是怕游戏被中断,也是怕伤到她们的自尊心。”段颖显猜测。
接下来几天朝夕相处的戏剧训练,逐渐让这个临时小团队融为一体。在之后另一个也需要用声音作为指令的游戏中,学生和老师们共同设计了让聋哑儿童也能参与进来的游戏机制。这段经历让段颖显意识到,在教育中,“可以不把他们的缺点当缺点”,而是想办法让身体或心智残疾的儿童也能参与到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法国默剧表演艺术家菲利普·比佐指导师生们排练。张一川摄
默剧或许是适合进行聋哑儿童融合教育的形式,而在“教育戏剧”这个工具包内,还有很多契合不同教学情境的工具可待发掘。此次公益戏剧营负责人金赫男介绍:“‘教育戏剧’内生的‘体验式学习’、‘情境教学法’,能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同时,更加全面挖掘学生的情感、潜力、创造力。”
“校园霸凌”体验纳入戏剧训练
在这次公益戏剧营中,国家一级演员周笑莉设计了一场关于“校园霸凌”的戏剧训练。几名学生轮流躺在地上扮演“受害者”,其他学生和老师站在“受害者”周围,对着“受害者”指指点点。即使只有这样简单的肢体语言,也足够让“受害者”产生深刻的体验。一名扮演过“受害者”的学生说:“躺在那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毛毛虫’。”
国家一级演员周笑莉在公益戏剧营中为乡村学校师生做戏剧训练。受访者供图
这些设计也给了段颖显很多启发,她设想了很多应用在教学中的场景,“我要把这些都记在我的小本本上,回去的火车上可有事情做了。”
这也正是金赫男所希望的。他将这次公益戏剧营形容成一个“种子计划”,让“教育戏剧”不仅扎在学生们心中,更扎在老师们心中,进而在各个乡村学校生根、发芽、长大。
在北京的日子里,来自乡村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第一次观看了戏剧,也第一次登台表演了戏剧。在比佐看来,乡村的孩子们比城市孩子更能“打开”自己,在舞台上表现得更加放松和自然。
在汇报演出中,来自乡村学校的师生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正在欣赏菲利普·比佐的默剧表演。张一川摄
“这次公益戏剧营可以打开他们的想象之门。”比佐说。
不过,孩子们似乎觉得,看戏剧和电视、电影并没有什么不同,上台演戏剧和在学校演出也没有什么不同。
法国默剧表演艺术家菲利普·比佐指挥师生们的演出。张一川摄
“他们还体会不到。”安徽省阜南县朱寨镇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师李怡丽说。她甚至有点羡慕这次来到公益戏剧营的学生们,“如果当年我有这样一个机会,我的人生可能就会很不一样。”她相信,学生们的人生轨迹,已经悄然起了变化。
新京报见习记者张一川
编辑唐峥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