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年1月25日在政协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黄莉新
黄莉新代表省十二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25日,江苏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南京隆重开幕。图为委员们正聚精会神地审议大会报告。
记者余萍邵丹摄
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政协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之年,是决战决胜、大战大考的特殊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书写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的时代答卷,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新的辉煌。过去的一年,在江苏发展历程中也极不平凡。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奋力打赢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防汛抗旱三场硬仗,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来之不易的显著成绩,“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江苏省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省委娄勤俭书记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决策部署,按照省委部署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服务中心献良策,汇聚共识增合力,创新作为善担当,开创了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奋力夺取“双胜利”、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学笃行新思想,切实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学习新思想常学常新。坚持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常委会会议专题学、季度座谈交流学、政协讲坛重点学、读书活动深入学、网络平台线上学等相配套的学习制度机制,全年共举行27次党组专题学习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举办6期江苏政协讲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季度学习座谈5个小组累计开展学习20次,创新开展“书香政协同心筑梦”读书活动,在“掌上履职”APP开设11个委员专题读书群,人次发表读书心得条,首次举办委员网上专题培训班,实现理论学习制度化长效化。二是深化研讨交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学习重点,分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召开全省政协“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理论研讨会,组织开展12项重点理论课题研究。通过深入学习研讨,更加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三是抓好贯彻落实,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见行见效。把学习收获转化为用新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严格落实党对政协领导的制度规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细化落实主要任务《分工方案》53项重点工作,省市县政协联动抓好落实,确保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助力夺取“双胜利”,充分彰显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协作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政协迅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相关部署要求,广泛动员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大战大考中贡献了政协力量。一是全力增强夺取“双胜利”的共识。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向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发出《倡议书》,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意见》和《关于发挥优势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意见》,带动引领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勠力同心战疫情促发展。二是切实汇集夺取“双胜利”的智慧。围绕“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助力夺取‘双胜利’”和“稳就业保民生”及时召开两次专题网络议政会,组织委员积极献计献策,累计人次在“掌上履职”APP上发表建议条,提出的分区分级落实精准防控措施、化解企业用工难员工返岗难等意见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实地调研走访部分委员企业,引导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积极向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报送有关信息余篇,为抗疫决策和恢复经济提供了重要参考。三是广泛凝聚夺取“双胜利”的合力。号召委员投身一线、勇挑重担,全省近3.1万名委员在医疗救治、复工复产、社区防控、物资保障等方面各展所长、贡献力量,特别是一些医卫界委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体现了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积极组织奉献爱心,全省各级政协委员累计捐资捐物7.2亿元,其中,省政协委员1.96亿元,为江苏援鄂一线医护人员专项捐款多万元,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责任委员的担当作为。
(三)聚焦中心促发展,紧紧围绕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资政建言
紧扣省委省政府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组织开展一系列重点协商议政活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中发挥了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一是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议政。围绕推动江苏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召开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会,提出深化落实“五大计划”专项行动方案等15条意见建议。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举办长江经济带省市政协“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共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讨会,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广集良策。组织开展“长江大保护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民主监督,与沪浙皖政协联合开展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民主监督,联合组织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调研。牵头提交“促进长三角地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案,被全国政协确定为最高层次重点督办提案并在我省召开调研督办会,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二是突出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举行政企协商座谈会,围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促进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创新发展议题,吴政隆省长与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协商交流,有力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召开“江苏5G建设及智能化应用”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会,促进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等建议被省有关部门采纳。开展“深入推进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集中视察,提出了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集成超越等思路举措,助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三是着眼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积极建言。以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为议题,召开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会,提出了加强沿河生态建设、培育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等12条建议,助推一体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围绕“推进我省本土电影创作生产”进行专题调研,开展“高雅艺术的普及与推广”界别活动。编辑出版《江苏大运河文化名片》,全面展示大运河江苏段靓丽风采。四是针对增进民生福祉重点问题履职尽责。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构建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治体系等28条意见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与民革中央共同主办第二届“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助力推进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发展。就我省幼有所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召开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会,形成增加普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建设等12条具体建议,助推相关民生问题解决。五是紧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汇智聚力。以创新农村治理体制机制、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议题,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多条对策建议转化为职能部门的工作举措。围绕制定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首次开展立法协商,助力提升我省信用立法质量。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开展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情况民主监督,推动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地见效。开展“我省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和“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专题调研,协助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与此同时,围绕编制“十四五”规划省市县政协联动开展专题协商。省政协先后召开规划编制情况通报会、住苏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专家学者座谈会,赴市县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八个方面39条意见建议,在省“十四五”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年来,省政协共组织开展重点协商议政活动17次,报送建议案、专项建议、调研报告47件;立案提案件,娄勤俭书记、吴政隆省长带头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向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位居省级政协前列。娄勤俭书记、吴政隆省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共作出批示50多次。
(四)双向发力筑同心,广泛汇聚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强大正能量
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出台《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意见》,更好发挥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作用。一是把牢前进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明共识”。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落实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等制度,建立各民主党派参加政协工作共同性事务情况交流机制,引导委员们进一步增进“四个认同”。二是坚持聚同化异,充分协商交流“增共识”。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职全过程各方面,在建言成果、思想收获上一体设计、一体落实,围绕会议主题、委员关切的重点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协商,使协商过程成为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的过程,切实把党的主张及时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三是搭建桥梁纽带,面向社会各界“传共识”。深入开展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和联系群众“三走进一联系”活动,开展8次党外委员专题视察,举办12期委员讲堂,以“学习新思想、助力再出发、展现新作为”为主题组织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观考察,办好江苏政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