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
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宏伟画卷
在颍淮大地徐徐展开
幸福美好的小康梦想
正在这里变得越来越真实可感
阜阳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今年4月
随着太和、颍上等
最后一批贫困县、市(区)退出
我市8个县市区全部“摘帽”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到今年年底
全市剩余2.47万贫困人口
将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
阜阳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伟大成就离不开一线群英艰辛付出
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离不开一线群英的艰辛付出
也因他们而更加精彩
“十三五”期间
阜阳各地深入开展“一抓双促”工程
持续选派精兵强将尽锐出战
目前全市
在岗驻村工作队支
驻村帮扶干部人
8个贫困县群众满意度均在98%以上
“挪穷窝”“奔富路”
临近晌午,在阜南县王堰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脱贫户苏英正忙着准备午饭。苏英家原本在地势低洼的蓄洪区里,受自然因素影响,生产生活艰难。3年前,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苏英搬离了居住多年的“穷窝窝”。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当地党委政府在扶贫搬迁点附近建设了产业园,引进企业,促进搬迁群众就业脱贫。长年在外务工的苏英一家今年决定不再外出,留在家门口的扶贫产业园上班。
现在,住着新房,走几步路就能上班,相比漂泊在外的生活,苏英一家人的幸福感不言而喻。
脱贫户苏英
阜南县王堰镇李腰村
一个月两三千元,还能顾到家里面了,小孩上学也不用操心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才让我们有现在的好生活。
目前,这座扶贫产业园已经帮助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就业实现了稳定增收。
党委书记朱文峰
阜南县王堰镇
全力以赴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和后续扶持工作,实行政府+企业+扶贫搬迁户”的模式,让我们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都能够实现就近就业,达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易地扶贫搬迁的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入住新居,全市37.6万有就业意愿并且有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上岗就业,个扶贫车间累计带贫人,用于脱贫攻坚的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9.63亿元,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年的元。
大战大考炼真金唱响脱贫协奏曲
回望来时路
阜阳脱贫攻坚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十三五”期间
阜阳市
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
接续推进春夏秋三季攻势
做实做细脱贫攻坚四大增收行动
精准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案”
坚持“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
进一步夯实贫困地区整体发展基础
截至年9月底
全市历年累计发展实施
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村项目个
到户项目13.7万个
脱贫户武素侠的忙碌生活
在颍东区紫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卉大棚里,新华街道办事处吕寨村的脱贫户武素侠正忙碌着。作为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她,通过这几年在基地务工,生活日渐稳定。
脱贫户武素侠
颍东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吕寨村
年开始,家门口有扶贫基地,在家门口也有班上了,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了,现在家里面一年能收入个五六万块钱,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
负责人杨付山
紫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卉基地
通过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走产业化之路,贫困户每人年增收入2万元以上。
紫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华街道办事处重点引进的花卉龙头企业,每年可以吸纳多个贫困群众就业。为了让刚脱贫的群众在家门口能够持续稳定就业,新华办事处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
党工委书记徐鑫
颍东区新华街道办事处
充分发挥街道13个扶贫基地的带动作用,继续深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不断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大战大考炼真金,唱响脱贫协奏曲。十三五以来,阜阳持续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社保兜底等政策落地,千方百计解决好贫困群众产业发展、务工就业、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等问题,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高质量的脱贫答卷。
同全国全省一道
告别整体贫困,奔向全面小康
全市贫困人口
由“十二五”末的.99万人
降至年底的2.47万人
年均脱贫人口接近20万人
超过全省脱贫任务的五分之一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贫困发生率
由“十二五”末的12.8%
降至年底的0.27%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十二五”末的元
增长到年的元
年均增长9.8%
阜阳人民正同全国全省一道
告别整体贫困,奔向全面小康
全媒体记者:于思阳周佰钦
通讯员:董振乾孔帅武艳
来源:阜阳新闻联播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给力!阜阳这张扶贫成绩单你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