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坚持“塑形”与“筑魂”相统一,突出整合资源、强化队伍、优化服务,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各类资源,完善组织设置
一是健全三级组织。坚持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打造1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8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是整合各级资源。县级层面重点下沉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法治服务平台等6大平台资源;乡镇(街道)、村(社区)盘活现有公共资源,按照“十个有”标准,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构筑“布局合理、群众便利、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三是强化统筹协调。每季度召开一次县乡村三级平台工作会议,每2个月召开一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每月组织人员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协调解决问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成效纳入乡镇(街道)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创建重要内容。
凝聚各方力量,强化队伍建设
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体为主体,广泛发动各方面人员参与,建设数量充足、构成多元、扎根乡土、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县级层面成立由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科学知识普及、法律志愿服务等常备队伍;积极组建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发挥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的作用,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该县已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余支、志愿者1.8万余名;鼓励发展专业志愿者队伍,单桥镇成立阜阳首家乡村公益“心理茶馆”,县科协成立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
宣传服务群众,坚持重在实践
把握基层群众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探索实施“讲、评、帮、乐、庆”五大实践活动形式,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和感染力。
一是深入“宣讲”。该县各级党员干部、宣讲员、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进村组、入门户,通过座谈式、“拉家常”式、问答式等方式讲理论、讲政策。截至目前,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宣讲活动场,参加党员干部及群众人;开设乡村大课堂场,受益群众近10万人;开展“周末大课堂”20期,直接受益群众余人,广播直播受众达20万人。
二是广泛“评选”。积极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评树活动,建立起县镇村三级好人推荐评选机制,真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年以来,评选30名”最美临泉人“,推介当选5名”阜阳好人“,表彰文明家庭户、星级文明户户、无毒家庭户、平安家庭户、最美家庭71户、”好媳妇“68名、”好婆婆“59名。
三是主动“帮扶”。组织各级各类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思想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打造了“带上老人去旅行”“接您回家”“爱心助力中高考”“助学圆梦”等志愿服务品牌。开展的“结个穷亲戚当个好心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吸纳社会力量结对帮扶贫困户余人次、资金余万元;组建“乡贤扶志帮扶队”“巾帼扶志帮扶队”,助力实现“精神脱贫”。临泉县广泛倡导消费扶贫,通过“以购代扶”方式,目前帮销金额达余万元。
四是共享“快乐”。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年以来,开展一系列接地气的文化活动。将读书活动与广场舞结合,开展“农家书屋听书会”近场,听众2万余人次。开展“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新时代新乡村新阅读”“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朗读大赛等各项阅读活动33场,活动参与人次1.7万余人,送戏下乡演出56场,惠及群众1万余人。举办乡村春晚40场次,线下观众10万人次、线上直播13场观众人次突破万,其中长官镇柳树沟村专场引流央视频网络直播,为安徽省乡村春晚直播线上观众人次最高。
五是文明“欢庆”。围绕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突出临泉特色,组织实施“送戏进万村”项目,打造品牌赛事“金羊杯”暨“新时代新临泉”原创文艺作品展演活动。出台《临泉县关于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的指导性意见》,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深化移风易俗。开展“接父母回家过幸福晚年”活动,敦促没有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行孝道尽孝心;开展“大家齐动手、干净过大年”活动及“文明庭院”创建活动,倡议大家齐动手,共同建设美丽家园。通过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极大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潜移默化式地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