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经我国中东部地区,全长约公里,是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年,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显著改善,沿淮干支流区域生态涵养能力大幅度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和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淮河生态经济带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包括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扬州市、泰州市,山东省枣庄市、济宁市、临沂市、菏泽市,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六安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滁州市,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商丘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桐柏县,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广水市和孝感市大悟县,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1.46亿,地区生产总值6.75万亿元。
淮河生态经济带贯通黄淮平原、连接中东部,通江达海,与长江经济带地域相连,平原面积广阔,生态系统较为稳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棉花、油料、水果、蔬菜等重要产区。同时,该区域人力资源丰富,城镇化和消费市场潜力大,毗邻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较好。
但《规划》也指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包括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经济转型发展压力大等。
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内,临沂总人口超过万、菏泽万、济宁万、周口万、徐州万、阜阳.1万,这些城市之所以人口众多,主要是因为在市管县体制下,这些地级市下辖了大量的县和县级市,且这些县市都以农业为主。
尽管辖区内富余劳动力众多,但除了徐州和临沂等个别城市外,其他城市大多由于中心城区偏弱、产业发展不发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人口市民化主要流向了省会城市以及沿海地区,流入地级市主城区的人口并不多。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年,全国30个户籍人口超过万的大县,在淮河流域最为集中。
数据显示,年,河南固始县净流出人口最多,达到了67.2万;安徽临泉县净流出人口达到了62.2万;同处皖西北的阜南县净流出人口达到了55.1万,利辛县流出人口达到了50.6万。可见皖西北、豫东南是人口净流出最多的区域。
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长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上述城市中的人口中有一大部分流向了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以及省会城市,但还有相当大一部分需要在当地就近城镇化。这些地区需要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优势,以及高铁建设带来的契机,吸引对劳动力依赖较大的产业,加快当地的发展,促进人口就近就业和就近城镇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十分关键。《规划》明确,要推进产城融合,引导人口集聚,增强淮安、盐城、徐州、蚌埠、商丘、阜阳、信阳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市辖区规模结构,力争到年培育形成若干主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的城市。
主城区万常住人口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提出,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万以上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万以上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也就是说,主城区人口万是区分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的分界线。同时,这也是是否修建地铁的一大标准。
安徽省去年出台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年)》也提出,皖北城市群将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方向,把皖北地区打造成支撑全省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其中,阜阳市要强化中原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地位,打造新兴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努力建设成为带动皖西北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
《规划》还明确,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立足通江达海的交通条件,推动淮安-盐城-泰州-扬州组团发展,全面对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依托合作基础和区位优势,支持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济宁-菏泽-枣庄联动发展。
同时,加强规划统筹和产业协作,促进蚌埠-淮南联动发展,支持滁州、六安全面融入皖江城市带和合肥都市圈。全面深化信阳、驻马店、漯河、平顶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作。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共建,促进阜阳-亳州-周口组团发展,进一步密切与郑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