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头号地标头号地标
《一生至美乡愁笔记》
文
代慧洁
返乡导师
汪成法
后代庄西侧的京九铁路以前是没有围栏的,我喜欢爬到铁道上去,远远地看见红灯亮起,火车就轰隆隆的过来了,耳旁是呼啸的风声。我沿着铁路一直向北走,走到一个涵洞上面,就看见了姑姑家的小院子和门口池塘里的大片芦苇,她家就挨着铁路。村子北边与姑姑家所在的村子相接的地方,以前是一片草地,小时候我常常和姐姐在那里放牛,后来成为了省道的一部分。我家有一小块地挨着省道,每一季的庄稼都不一样,油菜、花生、大豆,有一年种了一大片的面瓜,是一种绿皮带黄绿色花纹的圆瓜,吃起来是绵沙的口感。
省道南侧是大片的田地,春夏是麦子,秋天是玉米,有时候是大豆,有一条东西向的河穿过。小河北边的田地是大块大块的,收割机可以开进来的。小河南面的田地是零零碎碎的,中间夹着成片的白杨树林还有零散的洋槐树,还有几个大小不同的小池塘,塘边爬满了枸杞和野蔷薇。
沿着田埂一直向南走,不多远就是代庄人聚居的地方了。成排成列的清一色红砖房子,灰黑色的瓦片,低矮的院墙。推开每一扇木门,总能看到坐北朝南的三间连在一起的房子,中间是堂屋,两侧是卧房,有的人家还会在东边再建一间厢房,门朝西,窗户朝南。我的爷爷奶奶就住在那件门朝西的厢房里,窗户外面是一个狭窄的夹道,夹道另一侧是厨房的墙壁。站在过道抬头看,可以看到楼顶仙人掌偷偷探出来的不安分的叶片,还有不知道哪一年我在楼顶种的紫色牵牛花,它们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活了那么多年了。
我上一次看到那个院子大概是在四年前,那个时候刚刚过完年,村里已经不剩几户人家了。对面大奶奶家的房子在不久前也被拆掉,我站在门口一眼可以看到村子的另一头。我离开家时天气尚寒冷,坐在去合肥的列车上,我还在想不久后又可以掐枸杞芽了,那个略带苦味的植物据说可以降血压,奶奶喜欢在春天时掐来清炒或凉拌,有独特的清香。
那个红砖院子消失的时候正值清明前后,我不在场,不知道是难过还是庆幸。几天之后的假期我回到了我所在的县城,却被父亲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到家第二天,我循着记忆来到了已成为一片废墟的村庄,那个时候拆迁工作已经近了尾声,村子里零零散散的大概剩下不到十户人家,在之后的几天里也就陆陆续续地被拆掉了。我家的楼顶上有一片养了二十多年的仙人掌,每年奶奶都要砍下一堆肥厚的、长出围栏外的仙人掌叶片,防止它长得太大,仙人掌实在是生命力很强的生物。我再次看到它们时,它们正凌乱地匍匐在红砖青瓦所堆成的废墟之上,一夜之间丧失了旺盛的生命力。家里那只肥肥的牛奶猫没有跟着爷爷奶奶一起走,远远地站在砖堆上看着我,稍后跑远了。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它,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那个院子。
此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爷爷奶奶一直住在县里面的临时安置房内,今年暑假开始,新房子开始装修,我也是第一次进入这个我未来的家。死板方正的商品房,站在阳台可以看见县里的电视塔,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房子,上看不见天空,下摸不到土地,我清晰地知道我不喜欢它。我十一回去的时候,妈妈正在给新房子添置家具,预计过年之前搬进去。爷爷奶奶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可是他们总是不愿意搬进去,觉得太过于拘束。
在老房子被拆掉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会做梦。梦里有雨沿着屋檐滴滴答答流下,在砖缝间形成晶亮的小水洼。有白蝴蝶似的槐花随风而落,铺在屋顶地面,成群结队,喁喁私语。夏天的星星很亮,我跟爷爷搬着小木板凳到楼顶吹风,看到四周的树冠影影幢幢随风摆动。关于故乡的记忆太过冗杂,以前的事情琐琐碎碎,忽远忽近,随着时间的推进变得愈加模糊。
我出生在皖北的阜南县的农村,有时候我们会自嘲那里是安徽的西西伯利亚,贫穷而安静。乡村人大多是同姓聚居,我所在的村庄也理所应当的叫代庄。村里的人家除了外来的媳妇全是代姓,我也不曾听说过有外姓人家移居到此。那是一个位于平原地带,被无边麦田所包围的地方,惟一引人瞩目的东西只有村庄西侧的京九铁路。代庄以一条南北横向柏油路为界,南边是前代庄,北边是后代庄,后代庄则以京九铁路为界被分为代东代西两部分,我家也就属于代东支队。
代庄的人口主要沿着一条东西横路聚居,我们叫它南大路。大路南侧是各家的地,北侧是村里人聚居的地方。代庄的人大多沿着几条短短的南北纵路,门对着门的并排居住。一条小路从南到北大概有四五户人家,纵路之间还有一条东西横路穿过去。我家住在南北小路的西侧,前后有五户人家,小路东侧有四户人家,因为中间有一片白杨树林,那是对面大奶奶的宅基地,之前一直没有盖房子。我们家刚好是从南到北数第三户人家,前面是关系较远的三爷爷和大娘家,后面是两个按辈分算是太爷爷的家。最靠北的那一家太爷爷其实很年轻,只是辈分实在是比较高。他们家养了很多黑狗,生下的小狗通常会卖掉,每次经过他们家门口,都能看到一排黑狗站在楼顶对着人叫,场面好不壮观。小时候调皮,有时候干脆站在楼下不走了,看着它们干着急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觉得特别好玩。
乡村里的人家是没有什么秘密的,谁家几个孩子,家里人在做什么工作,结婚了没,生孩子了没,小孩子上几年级了,不用刻意打听也都是知道的。我们家对面常年是一对老夫妻在家,我按辈分叫大奶奶和大爷爷。他们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们年龄都大了,出嫁的,在县城立家的,所以小院子里就只剩下两个老人。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大爷爷就去世了,孩子们想把大奶奶接到县城里面住,她不愿意,后来她的儿子媳妇就干脆搬回来住了,方便照顾她。直到房子拆迁之前,他们一直都长期住在乡下陪着大奶奶。
在大爷爷没去世之前,他们家还养了一头黄牛,所以他经常跟我爷爷一起出去放牛,或者是吃饭的时候在门口端着饭碗聊天,从田里下一季的庄稼到国家大事,聊得不亦乐乎。大爷爷身体之前一直还挺好的,力气特别大,据说年轻的时候可以扳倒一头牛,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印象中他总喜欢搬个躺椅躺在院子外面的臭椿树下,有时候手里拿着一颗烟,笑眯眯的,我喜欢出去找他说说话。那棵臭椿树已经很多年了,张开的枝条我站在楼顶用手可以够到。秋天的时候,我跟姐姐喜欢揪下臭椿树的种子从楼顶往下撒。它的种子扁扁的,被风吹得打转,像是黄色的蝴蝶,我们很喜欢看。大爷爷去世的具体时间我不是很清楚了,只记得当时站在门口,听着隔壁院子里传来了阵阵哭声,随之是葬礼,村里人,四方的亲戚,在同一天里挤满了我们两家的院子。葬礼结束,那个小院子从此也就安静了下来。
大奶奶家的房子比我们家拆的要早,房子拆掉的前一段时间她就已经搬到城里面去了。村里的拆迁计划提出来很久,不过集中正式拆迁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那段时间里,每一次回家都发现村子空旷了几分。我们家是年后拆迁的,那个时候村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
我出生的时候正值计划生育很是严格的时期,但在我之前,已经有两个女孩子来到了这个家庭。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并不在家,所以也并不认得我。过年回家时看到二奶奶牵着我,还以为我是二奶奶家的孩子,这件事至今还被大人们奉为笑谈。我的整个童年里几乎没有父母的影子,身边只有其他留守的伙伴和同样留在乡村的老人们,在那样的环境下,每个孩子都肆意野蛮的生长,如同不加修剪的植物。
在我大概十岁之前,家里人总是开玩笑说我投错了性别。听妈妈说,当时所有特征都表明我应该是一个男孩子。但是就在我出生的前几天,舅舅从外地回来了,妈妈不顾他人劝阻出门看他,据说因此受到了冲撞,我也就变成了女孩子。对于这种说法我当然是嗤之以鼻,但小时候的我确实也不像女孩子。剪着齐耳的短发,整日价的跟着一群男孩子屁股后面疯,摸鱼掏虾,上树粘知了,包括在房檐地下摔泥巴,玩弹珠。乡下儿童的游戏无非是那么几种,留在家里看孩子的爷爷奶奶有着干不完的农活,也懒得管孩子,只要按点回家吃饭就可以了。在八岁到县城上学之前,我的所有记忆都与乡村有关。
童年的记忆伴随着麦香与槐香,还有奶奶中午傍晚唤我回家吃饭的呼喊声。记忆中的我的家,跟村里人其他人的家有着相似的结构。红色的砖,青色的瓦,坐北朝南的三间房子,中间是堂屋,两侧是住屋。低矮的水泥墙围了一圈,墙头插着尖锐的玻璃碎片,那是用来防贼的。墙内同样是红砖铺成的地面,砖缝间偶尔长出不知名的小草,也不知道是哪里吹来的种子。院子东侧依次是厢房,厨房,夹道,还有一间牛屋,里面是一头温顺的母牛。爷爷会在春天的时候拉着它到邻村配种,生下的小牛大约在一岁左右的时候被卖掉。每年过年的时候,爷爷都要给牛屋门上贴上六畜兴旺的春联,我也乐得抱一些干草放到牛槽里犒劳一下它。
爷爷的手很巧,会做木工,也会编织,我们家的小板凳什么的都是爷爷自己做的。他还会用芦苇杆子编席子,用一种我不知道名字的藤条编草筐。他只有小学文化,但写的一手方正的毛笔字,在我还小的时候,除了我们自家的春联,其他的爷爷伯伯们也会把买好的红纸裁好拿到我们家,让爷爷帮忙写春联。他每年都会买一本老黄历,然后让我在上面挑一些喜欢的春联,什么“春回大地”,“六畜兴旺”一类的,现在都记不清了。小时候我总是喜欢跟在爷爷后面当跟屁虫,听着他跟一群爷爷伯伯们谈论时政与庄稼。路上碰见了被人新丢弃的烟盒,爷爷会把里面金色的衬纸抽出来给我折一只千纸鹤。他会折一种可以扇动翅膀的千纸鹤,拉住它的尾巴,翅膀就可以上下扇动,这是其他人所不会的。我后来跟爷爷学会了折千纸鹤,还凭着这项技能在同学之间得意了好多年。
院子的南侧本来是没有房子的,那几间房子是后来才盖的。在我还小的时候,南边只有一堵不高的院墙,院墙外是柴火堆和拴牛的粪堆以及一片空地。每年过年的时候,族里总会杀一头猪,就在那片空地上。叔叔伯伯们在地上临时挖一个灶台,架上大铁锅,用来给猪褪毛。猪杀好了,各家按照需要拿一部分猪肉,把钱算给猪的主人就可以了。每年杀的猪不固定是哪一家的,那个时候我们家还养不养猪我记不清了。我们家人口比较多,每年基本都要拿一个猪座板,也就是一条猪腿连着腹部的五花肉和肋条那一块,算是一半猪的一大半那个样子。杀完猪也就算过年了,大人们合力把猪座板挂在东边厢房里的一个大铁钩上,涂上厚厚的一层盐,差不多就够过年了。
爷爷在村子里人缘很好,之前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他就是我们那边的调查员,拿着登记表挨家挨户登记信息。之前修订族谱的时候,爷爷也是参与人员之一,不过族谱在搬家的时候好像弄丢了,为此奶奶还生了好大一顿气。奶奶是个急性子,爷爷是个慢性子,两个人吵吵闹闹一辈子,不过基本都是奶奶说,爷爷听着。爷爷身体一直不太好,腿脚不是很灵便,干不了重活,家里面的农活大部分都落在了奶奶身上。很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地里,日光太晒,奶奶便带着一把大黑伞,把我跟姐姐放在伞底下,身旁的篮子里放着一大瓶雪碧。很小的时候大人们还是手工割麦子,麦田里有很多蜗牛,她们便随手丢给田埂上的我。有一年秋天闹虫灾,应该是类似于豆青一类的虫子,肥肥的毛毛虫,屁股上有一个尖尖的凸起的角,翻开红薯秧下面就有很多,我有时候会提着一条虫子去吓姐姐,她就是胆子小。
从记事起,家里就一直很热闹,仅有的安静的生物怕是只有院子里那棵泡桐树还有井台旁边的月季花。在养牛之前,那个房间里还养过猪和兔子,有一段时间好像还有一只山羊存在,记得不是很清楚了。院子西侧的棚屋里则是十来只鸭子和小鸡,每天傍晚的时候他们都会排着队回家。除了它们,家里还有一只猫,一条狗,以及几个像我这么不安分的皮孩子。
我所在的家族算是村里比较大的家族,我爷爷有兄弟四个,追到太爷爷那一辈,太爷爷的兄弟身后还有一支后人,这都算是本家。如果再往上追溯,恐怕大半村的人都是沾亲带故的。爷爷是家里的老大,这也就导致我的后面有一堆堂弟堂妹们,每年过年回去的应酬拜访总是很让人头疼的事情。这几年由于拆迁的原因,一部分人先住到了县城里的小区内,但之前大年初一拜访本家的习惯依然存袭,只是不再有在村里的那种氛围了。太爷爷的兄弟也是太爷爷,打从我记事起,他总是拄着拐杖坐在门口晒太阳,面容严肃,我总共也没跟他说过几句话。他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对故土有着说不出的执念。后辈们多次想接他到县城里住,他都不愿意,固执的一个人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太爷爷80大寿的时候全族人在一起庆祝了一下,刚好过年大家都在家,拍了一张应该有五十多个人的大合照,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小学。他去世的时间也是刚刚过完年的样子,刚刚满九十岁高龄,我们排着队跟在棺木后面走,在南大路上送他最后一程。他被埋在自家的田地里,下葬的时候只有本家的叔叔伯伯们在场,我们是不能去的。
乡下的田地受着祖先的庇佑,因为几乎每片田地里都埋着先辈们的身体。我随着奶奶去田里干活的时候,她经常会跟我说起那一个个隆起的土堆下面埋的是哪一位先辈,并随手除去坟上的杂草。家里人清明祭祖是要包坟的,就是把坟上的杂草除一下,然后重新挖一个圆台状的新坟头放在上面。所以对于家里面的清明的印象,除了田间麦地里红色的鞭炮碎纸,就是田埂上被挖的一个个圆台状的土坑。后来村子被拆掉了,那些田地里的先辈们不知道是不是被迁到了公墓,我也不是很清楚。
死亡可能是乡村撇不开的命运吧,谁知道呢。太爷爷去世不久,村里的拆迁工作也正式提上了议程,每一次回家,总能看到少了几户人家。先一批拆迁的人已经住到了新楼房里,大部分人住到了临时安置房里,等着二期的房子盖好,还有一部分人还固执地留在村里,不舍得离开。在我家正式被拆掉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村里的那些人了。搬到安置房的时候,我们家周围的邻居大多是来自附近村庄的人们,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重新开始熟悉热络,可是那都不是我所熟悉的人。到了今年暑假,安置区的住户也相继搬到新房子里去了。我跟妈妈也在逐步把东西往楼上搬,但是爷爷奶奶还是不愿意去住楼上。奶奶说她用不好电梯,她还惦记着那几块尚未被征收的田地,每天都要到田间走一走,不然总觉得不舒服。安置房北面之前有一片杂草地,不久后便被附近的奶奶婶婶们改造成了一块块小菜园,我们家也有一小块。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搬走,奶奶显得有些不安,她不喜欢住楼房,觉得什么都不自在,好多东西也不会用。
可是后代庄终究是消失了,我时常想起以前的事情,但总觉得是隔了前世今生一般。暑假的时候我在家陪着妈妈一起处理新房子的装修问题,在电梯里碰到了之前住在我家前面的三爷爷,他原来跟我家抽到了一栋楼上。我们互相看了半天,有点认不出来,最后还是我试探性的打了一下招呼,他才笑起来:“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都认不出来了。”我也笑了,其实我也不太能认出来了,很多人我都已经认不清了。
以前的时候每次回家都很害怕从南大路经过,特别是饭点的时候,因为村里的人都喜欢端着碗走到路口聊天。我每次回家都要从东到西,一路打招呼。家里人的辈分称呼又多又杂,称呼错了还容易闹笑话。碰到亲近的本家长辈又总免不了停下来多问几句,回一趟家感觉比考了一场试还辛苦。当时总是不胜其烦,现在回头想时却又遥不可及。
我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人,从八岁开始我便离开乡村到县城求学,后来到市里,然后一步步越走越远。我看着代庄消失,也看着新楼拔地。离开时总觉得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但它真的消失之时,才猛觉烙印之深。可是我又确知有些事情确实无可挽留,就像那随风而去的淡淡槐香。
我认识那样一个男孩,他曾和我在槐树下一起摔泥巴;我知道那样一个女孩,她在槐花飘落的季节出嫁了。后来啊,我看到河水涨了又落,听到蝉声响了又停,却终于弄丢了来时的路。于是啊,我夜夜在梦里追寻,而梦中,梦中隔天涯!
作者简介
代慧洁,安徽大学。面对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的消失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代庄消失了,几代人与过去的联系仿佛也被斩断了。但我知道故乡给人的烙印是会伴随一生的,不管是在文字里还是记忆中。我永远不可能再回去,但我知道它一直都在。
《一生至美》
出品
头号地标
领衔主编
李辉朱大可
人文指导
叶开出品顾问
单占生
投稿以及合作加小秘书shhxixi,或邮件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