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南80岁儿媳精心照顾106岁婆婆,相处

屋里开着空调,梁娥帮婆婆盖好被单

婆婆代克英岁,儿媳梁娥80岁。

在阜南县公桥乡孟寨村,很多人知道这对年龄加起来快岁的婆媳。

相处了59年,两人从未红过脸,在代克英眼中,梁娥依旧是那个不嫌自己家贫嫁进来的好姑娘;在梁娥心里,永远忘不了她跟丈夫吵架时,代克英护住自己的样子。

4年前,婆婆病倒了,儿媳就像女儿一样照顾她,婆婆喊一声,她一听到就立马赶过来;将水果捣成泥,一点点喂给她吃;床挨床一起睡,只为夜里方便伺候她……

生活中,梁娥从不叫代克英婆婆,总是唤她娘。她说:“娘啊!咱们都处了大半辈子了,我就是您的亲闺女,有您在,我心里就得劲。”

近日,梁娥被评为“阜南好人”。

 “见不到我,她就会着急”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孟寨村时,远远看见一辆电动三轮车缓缓驶来。

“她就是梁老太。”村民指着车上的老人说。每隔两三天,老人就骑着车子到临近的集上转转,给婆婆代克英买点水果。

这次,梁娥给婆婆买的是一兜苹果。

“她最近胃口不太好,想吃水果。这不,闺女今天来串门,她睡着了,我就抽空去买点。”眼前的梁娥,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

梁娥说,婆婆以前身体非常健康,几年前摔了一跤后,就一直卧床,但还是能吃能睡,精神很好。

正和记者聊着,里屋传来一阵咳嗽声,“回来了吗?梁娥,梁娥……”听到婆婆喊,梁娥把苹果随手一放,就来到屋里。

屋里被收拾得非常干净,没有一丝异味,并排放着两张床,代克英就斜卧在靠墙的床上。

梁娥倒来杯水,扶着婆婆喝下。“她听到我回来了就会喊。我一听到就要赶过来,如果见不到我人影,她就会着急。”

 “只要咱们好好干,总能吃上饭”

生于年的梁娥是阜南县新村镇人,与婆婆相伴已经是第59年。

年,读完小学后的梁娥,成为县城机械厂一名工人。在那,她通过工友介绍,认识了当时在阜南师范学校上学的王传军。

没有什么花前月下,年初,梁娥和王传军结了婚。虽然时隔近60年,提到当时的情景,梁娥还记忆犹新。

“我知道他家里穷,可他对我好。”梁娥说。

因为长期在生产队干活吃大锅饭,王传军家的土坯房早已年久失修不能住人,他和母亲借助在亲戚家的两间小破屋内。

看着这些,梁娥反而安慰起丈夫:“日子苦点算啥?只要咱们好好干,总能吃上饭。”

一年后,梁娥离开了机械厂,王传军也离开了学校,夫妻俩就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养家,代克英则在家里收拾家务、照顾孩子。清贫的日子,一家人就这样相依走过了几十年。

 你们都有家庭、工作,不用为我们分心”

改革开放后,日子好了起来。家里有了钱,王传军喜欢喝点小酒,有时候酒劲上来容易发脾气,每到这时,梁娥总是默默相让,从不与丈夫相争。这时,婆婆就会站出来,护着梁娥。在她眼里,这个儿媳妇就像自己的亲闺女。而对待代克英,梁娥很是孝顺,有好吃的好喝的,总是第一时间让她尝。

年,王传军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下梁娥和婆婆生活。梁娥的子女们也多次说,把她和奶奶一起接到县城里去,梁娥总是说,自己身体还好,能照顾好老人,“你们都各自有家庭、工作,不用为我们分心。”

和儿媳一样,代克英也一直身体硬朗,她还有一手编织的绝活。年轻时,就经常用高粱杆编些篦子、锅盖卖钱补贴家用。儿子离世后,不忍儿媳独自操劳,代克英又拾起年轻时的手艺,编织厨具让儿媳带到集市上卖。

谁知,岁那年,代克英编好两个锅盖和一个篦子后,不慎在门槛跌倒,这一倒就再也没起来,卧床休养至今。而她最后编好的厨具,则被梁娥精心保管起来,用塑料袋封好挂在门后,“我就想让子孙们经常看看,长辈们是如何勤劳能干的。日子再好,劳动的本色也不能丢。”

  “娘啊!有您在,我心里就得劲”

王传军去世8年了,这对婆媳之间的生活却和以往没什么不同。

婆婆怕热,梁娥就在房间里装上空调,深秋季节早晚温差大,还在屋顶装了个小吊扇;婆婆喜欢吃水果,梁娥就把冰箱移到屋里,把苹果等放在里面保鲜,随时可以取出来削皮捣成泥,一点点喂给她吃;晚上婆婆会大小便,梁娥就把自己的床和她的并排放,随时起来帮她清理身体,将房间内收拾得干干净净……

虽然已是百岁高龄,可代克英一点也不糊涂。

一次,吃完饭后,代克英抓着儿媳的手说:“你也是七八十岁的人了,真不想拖累你,可你对俺这么好,俺真的感动……”梁娥呵呵一笑:“娘啊!咱们都处了大半辈子了,我就是您的亲闺女。有您在,我心里就得劲。”

在当地,梁娥和婆婆这对婆媳的故事成为美谈,她多次被评为孝老爱亲的典型。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孝道在这个家庭中传承下去。

梁娥的三女儿王静家住在阜南洪河桥镇截流村,17年前婆婆因病卧床后,她放弃了家里的饭店生意,在家照顾公公婆婆;3年前公公去世后,王静每天精心照顾婆婆,在当地成为美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