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岩古塔与文化价值

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221/4341971.html

主讲人:张良

黄岩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邑,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美誉。自唐上元二年()设县至今,经历了多年的历史,积淀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留存了许多古代建筑遗址。“千年永宁”,澄江如练,橘林莽莽,群山环伺,那些静静矗立于山间、水口、巷陌的座座古塔,就是其中独特的古代建筑。塔,这种古老的建筑类型,装点山河,与黄岩浓郁的吴越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相得益彰,造就了古塔的江南风格及艺术文化内涵,构成了黄岩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山水画卷。

一、黄岩古塔的起源与概貌

佛教约在东汉末年、三国吴时期开始传入黄岩。东汉至三国,江浙建寺36所,其中黄岩就占了6所,为江浙之首。演教寺、多福寺、广化寺、委羽山寺、广孝寺、宝轮寺等都是建于期间的古刹。晋代、唐代黄岩佛教发展迅速,宋明两代修建了不少塔的建筑。

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塔源于印度,梵文音译为“窣堵坡”,为“累积”之意,“窣堵坡”是古印度人籍以掩埋佛骨舍利的一种坟墓建筑形式。塔传入中国后,注入了中国的传统理念,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具有了更加神奇的力量。塔渗透着宗教崇拜、风水堪舆、尚文抑武、科举登第等各种思想,这是因为佛教认为塔具有驱逐妖魔、护佑百姓的作用。因此,在黄岩的历史长河里,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建塔之风极其盛行。

黄岩历史上究竟有过多少塔,已经无法确定,据地方志记载,黄岩著名的古塔有20余座,其数量位居台州市所有县级城市的首位。黄岩建塔的肇始已无从查考,从记载看,庆善寺塔始建于东晋永和元年(),初名安宁塔。宋绍兴二十一年()改名为庆善寺塔。这是现存古塔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

黄岩区古塔遗存共10座,分别是城区的瑞隆感应塔、庆善寺塔、方山双塔,北洋镇的灵石寺塔、瑞岩净土寺塔,茅畲乡水口石塔,澄江山头舟金鸡塔以及北城唐门山双塔。这其中始建于东晋1座、五代1座、宋代3座、元代1座、明代3座、清代1座。还有一些古塔因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已经不复存世,如无量塔、鸡鸣塔、菱池塔、青山寺塔、定光观塔、长潭塔、横街山塔等,只能留在史书的记载之中,成为邈远如烟的记忆。

二、黄岩古塔的建筑特点

黄岩主要受到汉传佛教的影响,反映在佛塔上,楼阁式塔较多,塔刹多为宝葫芦式。黄岩古塔虽不及北方古塔的高大雄伟,但却具有南方建筑轻巧精致的特点。

黄岩古塔形制比较统一,造型样式以楼阁式砖塔占优。楼阁式塔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印度佛塔相结合的产物,这些仿木楼阁式砖塔虽然不如木构建筑灵巧,但通过匠师的精心建造,依然显得轻灵、典雅。

瑞隆感应塔就是仿木楼阁式砖塔,建于北宋建隆四年(),七级八面,高35.4米。石砌须弥座,束腰上刻佛像和瑞兽。各层平面逐层收分,塔檐及平座用砖砌菱角牙子叠涩出跳,檐下斗拱为补间辅作一朵承挑檐枋。每二层以上各面设龛或壸门,龛内壁嵌千佛砖。用方形口柱,转角为六角形倚柱,制度规整。塔刹呈葫芦形,为后期改制。瑞隆感应塔是浙江早期的佛塔建筑,反映了五代末期佛塔做法和建筑风格。

黄岩古塔层数都为多层,而且又以5层、7层居多。庆善寺塔、瑞岩净土寺塔、水口石塔、方山双塔、唐门双塔均为5层,瑞隆感应塔、灵石寺塔为7层。中国塔身的层数虽有1层、3层、5层、7层、9层、11层、13层,甚至还有2层、4层等,但仍以7层塔居多,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中七级浮图指的就是7层塔。佛教里许多事物都采用奇数,主要是表示清净、吉祥或顺利之意,而作为佛教中含义的塔,其层数的设置更是如此。黄岩古塔继承了中国佛塔的基本形制特点。黄岩古塔中,瑞隆感应塔高度为35.4米,为黄岩最高的塔,庆善寺塔高度为35米。除天台国清寺塔高度59.4米,为浙江第二高塔,台州第一高塔外,瑞隆感应塔、庆善寺塔则分别为台州第二、第三高塔。

南宋邑人宝章阁直学士章雄飞的《游九峰寺》中有:“九峰突地三千丈,双塔攒空十二层”的记载,这个信息弥足珍贵,说明了方山双塔在南宋时期为12层。据学者考证,浙江超过9层且为偶数层的古塔,在历史上绝无仅有。遗憾的是,方山双塔在明中叶弘治十六年()秋,被台风暴雨倾毁,此后明嘉靖四十四年(),清咸丰十一年(),光绪三年()三次重建,修为六面七级砖塔,各高13米。后来双塔塔刹与顶层已圮,残高十米多,塔基为3层条石堆砌成的须弥座,塔身叠涩出檐,每面均有拱券。年9月双塔修复,各5层,北塔高12.45米,南塔高12米。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唐代的塔多为四方形,到了宋代以后,开始出现六边形和八边形。这种塔显得圆浑、华丽、丰满,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黄岩古塔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建筑平面模式,六边、八边形皆有,其中以六边形居多。八边形塔仅有瑞隆感应塔,其原因在于黄岩每年都会有台风,建造八边形的高塔有利于防风抗震。

黄岩古塔的雕刻艺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手法包括高浮雕、浅浮雕、圆雕、线刻等,主要内容是佛教形象和动植物图案。

茅畲水口石塔堪称一座石雕艺术的殿堂,它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为五级六面石斗拱出檐亭式顶结构石塔。石塔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各级每面均刻有石佛像,底座浮雕各式动物纹饰。共有浮雕三十余幅,构图严谨,造型各异,内容丰富多彩,有佛像、魁星及鹿、麒麟、鳌、猴及花卉等植物图案。人物、动物等造型均姿态生动、逼真,表现了各自的神情动态。工匠们雕刻精细,刀法娴熟,运用粗中有细的技法,借鉴传统国画柔中见刚的线条,勾勒出各种有趣的形态,把粗朴与精巧两种风格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石雕艺术作品是明万历年间温岭著名石工马塔泉的手迹,历史上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至今温岭仍是中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

瑞隆感应塔顶层原有佛教故事浮雕,壸门小龛镶嵌模制佛像砖及放置石佛像,石砌须弥座也刻有佛像和麒麟、狮子等,经过多次修补,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而一些素面无饰的砖塔,其檐下仿木构斗拱和雀替也都是雕刻的产物,如庆善寺塔采用“一斗三升”“三斗三升”装饰,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灵石寺塔“天宫”与“塔中塔”“塔包塔”的构筑形式,是古代佛塔的重要实例。年落架大修时发现,塔体从底层至顶层,层层设置藏佛像和供养品的天宫计16个,每层“天宫”之间以3—5砖为隔层,整个塔心实际上呈空竹节筒状。塔里还另有一座石塔,由六块四面刻有佛像或铭文的正方形块石叠成,总高1.6米。

三、黄岩古塔的佛教文化内涵

这些历经千百年的古塔,不仅真实地反映了黄岩的历史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与观赏价值,还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佛教标识性建筑的塔,反映了黄岩传统的佛教文化。黄岩历史上崇佛风气甚浓,隋唐以降,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佛教宗派影响较深,建造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和佛塔建筑。黄岩现存佛塔4座,分别是瑞隆感应塔、灵石寺塔、瑞岩净土寺塔、庆善寺塔。路桥现存普福寺五塔。

瑞隆感应塔、灵石寺塔均为高僧德韶所建。德韶(—)是五代末、北宋初的大德高僧,丽水龙泉人(一说缙云人),名列《续高僧传》。18岁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受戒出家。约在北宋建隆四年(),德韶行脚云游来到黄岩九峰山麓,看到破败的瑞隆院,德韶感慨不已,“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便在寺中住了下来,维修禅院,弘扬佛法,修建了九峰寺、瑞隆感应塔和灵石寺塔。德韶终成为大德高僧,被尊为法眼宗二祖,吴越国王钱弘俶赐号“大禅师”、国师。

瑞隆感应塔依山临溪,与原九峰书院隔溪相望。“影刹西方在,虚空翠色分”,四周古木参天,风景清幽,为九峰八景、黄岩十二景之“平林塔影”。九峰景观过去还有“九龙抡珠”之说,意指瑞隆感应塔居中,周有九峰拱揖竞秀。据县志记载,该塔竣工时为建隆四年(),该年宋太祖赵匡胤改元为乾德,元年瑞庆吉祥,故塔名为“瑞隆”。

宋大观三年()、清同治八年()曾对该塔进行过两次大修。清同治八年时任县令孙憙主持修塔,在其《改建瑞隆塔记》载:“是年七月初一日,匠者架木而上,撤其巅,获铁舍利函一,中贮磁盒,底盖相若,纳银瓶其中,按其款式:浮桥浦北保黄珍所施也……瓷瓶以外有小铜二,又铜佛一,佛经数十番。”这些珍贵的文物是为宋大观三年所藏,距离第二次重修有年之久。修缮竣工之时,仍将这些原物贮回盒中,藏于塔的二层。这些细节可以得知此塔设置有天宫,并珍藏佛经及最大殊胜的舍利,可能与灵石寺塔天宫所藏相仿,满身是宝。年10月11日维修时,笔者爬至塔顶,发现壸门内侧的一些千佛砖中有反刻的“千佛”二字,竟然与灵石寺塔的一样,就像同出一块模子。

灵石寺塔,位于城区西20公里的北洋镇灵石山南麓。灵石寺始建于东晋隆安二年(),旧传有僧诵《仁王经》而甘露降,遂名露山,初为甘露寺,大殿旧名耀珠殿。后孙恩起义,屯兵于此,伐木造船,兴办水师,相传寺后有飞石从天而降,遂改名灵石寺。南宋绍兴九年(),参知政事谢克家与子太常少卿谢伋辞官隐居于此,乞为香灯院,名教忠崇报寺。清同治九年,县令孙憙改为灵石书院。智顗大师曾居此,原有智顗翻经台。旧有唐李义山著书堂。古刹原有一口巨钟,相传自海门漂浮至此,上镌“西度钟”三字。

大雄宝殿前原有东西两塔,建于宋乾德三年(),东塔毁于清初。西塔七级六面,残高21.1米,层高3米,边长2.24米。塔身为独特的砖结构,使用木筋,每层每面有倚柱、槏柱,柱头卷杀,明间作壸门式壁龛,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基础深达3米,均为黄泥和乱石瓦砾拌和夯筑。因年久失修,塔体严重残损倾斜,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落架大修。

大修过程中,发现此塔层层有宫,宫内有物,共出土文物多件。文物大体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佛、菩萨和供养人塑像;另一类是供养品及其他奉献物品。塑像共计尊,有彩绘泥塑、陶瓷琉璃、石木铜铁及砖刻等9类材质。其中阿弥陀佛等塑像的造型及岩彩与敦煌莫高窟造像相仿,为江南泥塑之精品。供养品分20多大类50余种。珍品有金盒,青瓷熏炉,《佛说十王生七经》5卷,各代钱币余枚,彩绘千佛砖方,浅刻佛像、戏曲、花卉图案及文字砖块。尤其是5面铜镜上刻释迦摩尼和四大天王像,为国内首次发现。

灵石寺塔出土文物数量之多,考古价值之高,仅次于当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挖掘,是我国东南沿海集历史、宗教、戏曲、民俗及工艺美术大成的文化宝库。

塔内供奉的佛舍利及阿育王塔等文物表明,灵石寺塔的建造与吴越国钱弘俶有关。吴越国历三世五王,皆崇信佛法,最后一任国王钱弘俶执政的31年间,广造经幢,刻佛经,建寺院,修宝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杭州西湖的雷峰塔。而钱弘俶执政前期恰逢北方后周政权整顿佛教,废寺毁佛,致使僧众纷纷南迁,各种佛教圣物、法器被携带而来。钱弘俶曾任台州刺史,自然对龙兴之地多了一份情感。

瑞岩净土寺塔位于北洋镇瑞岩村的田埂小道旁,通体砖砌,五级六面,层与层之间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各级各面设壸门,原供奉佛像。此塔县志失载,在近代维修时,发现有“瑞岩院僧了性造”和“至元癸巳年”等塔砖铭文,故而断代为元,是元世祖三十年()建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古塔除明清遗存外,较多的还是宋塔,元塔很少。因为元代佛塔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而被佛殿所取代,多数佛寺只建佛殿而不建塔。故而从样本角度来说,瑞岩净土寺塔尤其稀罕。遗憾的是修复未能“修旧如旧”,与旧塔透逸出来的审美意趣相去甚远。

瑞岩寺早在唐末即已是浙东名刹。宋时僧人近千,寺产五千亩,以规模宏大居黄岩首位,台州座寺院的第四位。南宋时,日本、新罗、印度等国的僧人曾到瑞岩寺朝拜、参禅。

《嘉定赤城志》记载:“唐景福初()僧师彦建。……其山石皆紫色,乾宁二年赐名瑞岩。(此前)僧怀玉、智顗皆尝栖焉。国朝祥符元年改今额。乾道中,钱参政端礼家乞为香灯院,赐名移忠昭庆,后其孙丞相象祖还诸朝,复今额。”

历史上,瑞岩寺高僧辈出,法脉绵延,录入佛教经典《五灯会元》的高僧有师彦等几十人,自成法系的有鸿禅师等多人,在佛教界有很高的地位。

据历代《黄岩县志》记载,瑞岩寺有“九桥七塔万工池、七星照月、八溪临潭、九龙之地”之称。瑞岩寺风光如画,主要景观有天下名泉之滴滴泉,惺惺石等。

智顗大师在瑞岩山麓营建了中国最早的“放生池”,池面约四亩半,塘墙旧砌尚存。《佛门典故》载:“一般认为中国行佛门‘放生’事,始于天台宗创始人智顗。”瑞岩寺内有几座和尚墓塔的残骸,其中一段方形塔身残石上镌刻:“传临济正宗三十三世当山灵庵若禅师塔”。据说瑞岩寺是日本曹洞宗的祖庭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日本僧人来此认祖归宗。

庆善寺塔,又名大寺塔,位于大寺巷,为五级六面楼阁式砖塔,塔高35.4米。塔身通体黄色,每面开三间,中间设有壸门,壸门因维修加固需要被封,转角为圆形倚柱。腰檐下的斗拱为二斗五升,平座下是一斗三升,斗升等仿木构建都漆成砖红色。底层东南侧开有塔门,塔内中空,有梯级可攀登。黄岩文史学者池太宁先生回忆,他童年时曾爬上塔去拾鸟蛋。塔刹为铁制,由覆体、仰莲、相轮、宝瓶等组成,相轮九重,六条浪风锁。

庆善寺始建于晋永和元年(),旧名安宁寺,塔随寺名。宋绍兴二十一年()随寺改名庆善寺塔。《嘉定赤城志》载:“有二阁:一奉太宗御书,一号金光明。”明嘉靖间,“毁寺设置为察院司,复毁于倭,惟古塔独存。”庆善寺原来规模很大,东、南、北三面俱至大路为界。康熙十一年(),黄岩镇总兵阿总戎尔泰捐千金重建庆善寺塔,形态上保留了宋制。年公布为浙江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但那时庆善寺塔已经无人管理,十分破败,竟然有狐狸在塔上做窝。今年年近八旬的黄岩画家毛太鹏先生告诉笔者,他在童年时曾看到两只狐狸在塔上追逐嬉戏,常有塔檐上的瓦片坠落下来。年代大修,未能按照古塔旧制“修旧如旧”,外加粉刷,且在顶层建造了一圈钢筋平座栏杆,致使古塔面目全非,后被取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称号,成为古建修复的一个负面典型。年10月再次大修,拆除顶层钢筋栏杆,恢复腰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福五塔,位于永宁山(方山)东延支脉大仁山南麓(现属路桥桐屿街道)。普福寺始建于唐开元三年()。寺院内的五座石塔为三迭鼓形塔体,通高3米,塔座刻金刚、韦陀、祥鸟、瑞兽,上覆仿瓦楞屋顶。其唐代工艺石刻,雕刻简洁,古朴大方。现为路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光绪黄岩县志》载:“普福寺,在白石岭东,俗称埠头堂。唐开元间建,明隆庆间释涵阳重修。万历初,袁令应祺改为普福招提,十九年僧明寂建御经阁,临海秦鸣雷题额。……石塔底须弥座,塔身三迭鼓,迭骆刻一佛像。五座石塔在山门里一字排列。”清初著名学者洪鼎煊(临海人)有《普福寺登高》诗:“山抱水回曲径幽,丹枫红蓼染深秋。囊萸不减参军兴,载酒还从杜牧游。石塔嵯峨云影罩,金身璀璨日光浮。共君喜得清禅地,物外烟霞转眼收。”

普福寺在民国期间颇有名气,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到过埠头堂,见过大佛王”的俚语。年大队建水机房,把五座石塔沉到水下作基础用。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懂得石塔是历史文物,有助于提高普福寺的身价,于是他们不惜代价把五塔从水下捞回重新排列在山门外。后来,因山门外道路改建和场地另作他用,把五塔搬进山门内。

还有一些消失的黄岩佛塔仅存在史料和传说中,如无量寿塔、西塔院塔、大鹤山青山寺塔等。

无量塔,在城关天长街的天长寺附近,天长寺原称无量塔院。光绪《黄岩县志》载:“天长寺,在县南四里,旧有塔,寺名无量寿塔院,地去梅关不远。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天长,后寺废。国朝康熙间释岳云改建。”万历《黄岩县志》载:“在县东南三里,假山上有小石塔,高丈余,南有天长寺,宋令朱日新蔡范尝登焉,为祈祷迎春,所以观十里梅花。”北宋元祐年间,在黄岩兴修水利的宁海进士罗适有《无量塔院诗》:“招提临古道,窣堵压孤山,十里梅花树,都来一望间。”元代台州太守白凯曾有诗咏此塔:“无量塔边打一跌,十里春风送香雪;寺里沙弥未了经,月上三潭龙吞舌。”

定光观塔,光绪《黄岩县志》载:“定光观塔,在县西北一里,定光观前,宋建炎间建,名西塔院,久废。”“定光观,旧名龙光。吴黄武中建,观北江流浑翳中,一潭独清,有龙居之,时亢旱见潭涌,赤光烛天。因名其潭,曰:龙光,且以名观。赤乌中改名定光。观前有二池,葛元(玄)尝以其一炼丹,水特清,久旱不涸。每有灵怪荡激而起,其波高丈余。”

西塔院塔,在县西隅翔光坊(今区政府大楼西南角一带),宋建炎年间建。《印迹——黄岩流失地名录》载:“清代中期,该寺院废。据传塔院头因西塔而名。”光绪《黄岩县志》将定光观塔和西塔院塔混为一谈,不少文史学者认为应该是两处地方。毛太鹏先生于年在县前街和塔院头路交接处的工地上,捡拾到一块莲花瓣形状的塔砖,判断为南朝的古塔旧物,从所处位置来分析西塔院塔与庆善寺塔为东西对应的。黄岩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张永生先生从文献和传说中获得信息,说站在定光观塔边可以看见西江和永宁江交汇的江水。故此,定光观塔应该在更靠西北的江边,与西塔院塔是为两个地方。

青山寺塔,光绪《黄岩县志》、民国《黄岩县新志》载:“在县东二十五里西山乡大鹤山上,周显德间建,寺前有塔,今圮。”清代王诗有《青山寺诗》:“廿年不到青山寺,隙喜青山依旧青。古幹参天松已老,危溪架板我曾经。僧因熟悉迎呼姓,客愧衰残怕数龄。陗壁留题苔藓没,头颅那得不星星。”

黄岩众多佛塔中的铭文砖及供养品都有捐建者和供养人的发愿文,如灵石寺塔天宫出土一座铁质金涂塔并铭文:“陈八娘为亡妣林十娘子女弟子造塔一所永供养乾祐三年二月十八日记”。无论是塔的兴建还是重建,都说明了人们以此祈望得到佛祖的保佑,能保家人平安与增延福寿,表明了古代黄岩佛教的世俗化。

黄岩佛塔建筑浸润着吴越文化。吴越时期就有“寺塔之建,吴越武肃倍于九国”之说。吴越三代五王中尤其钱镠、钱弘俶以“信佛顺天”为宗旨,广建寺庙佛塔,优待僧人,使得吴越国境内寺院遍布,佛塔林立,梵音相闻,僧众云集。至今杭州境内还保留着不少吴越时期的佛塔遗迹,如雷峰塔、保俶塔、六和塔等等。吴越王造塔,除了佛教信仰的需要,更多的是借此来寄托对国境安宁,人民安康的希望。《梦溪笔谈》记载有钱弘俶亲临杭州梵天寺木塔施工现场考察并改进建筑质量的故事。钱弘俶造八万四千金涂塔是吴越佛教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南宋志磐《佛祖统记》卷43《法运通塞志》记载:“吴越王钱俶,天性敬佛,慕阿育王造塔之事,用金铜精钢造八万四千塔,中藏《宝箧印心咒经》,布散部内,凡十年而讫功。”(注:八万四千为虚指,极言数量之多。)阿育王塔为钱弘俶吸收印度佛塔形制后的一种独创,其传播日本,被称之为“钱弘俶塔”。文献载有明清时期钱俶敕建的金涂塔屡见出土的记录,近代的考古发掘中也有不少发现,如杭州雷峰塔、金华万佛塔等,黄岩灵石寺塔出土的金涂塔形制相似,镌刻有“吴越国王俶敬造八万四千永存供养时乙丑岁记”的铭文。另一座仅剩须弥座,有“乾祐三年”()纪年,为民间僧俗制造阿育王塔时代最早者。黄岩博物馆还收藏四组石质阿育王塔的16件山叶蕉花构建,据馆长罗永华介绍,这些约一米长的石质阿育王塔构建在灵石寺塔塔基部位被发掘。故此,黄岩崇佛造塔的信仰深受吴越文化的影响。

四、黄岩古塔的风水观念

大量的黄岩古塔并非为崇佛而建,它们实际上是一种风水塔。宋代以降,塔这一建筑形式在世俗化的进程中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逐渐冲淡了神圣的灵光。道家和儒家为振兴本域人文风俗,或弥补山水名胜等不足而借用佛塔的建筑形式建造了大大小小的风水塔。

风水学说对黄岩的古塔建筑的相地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大兴的风水塔大多根据风水学理论选址建造。风水的实质就是一种“相地术”。倘若自然环境并非理想,风水术则有一系列的修饰、校正措施,即所谓“理气”。风水学中“立塔如堆山”,塔的高大坚挺是“理气”的常用工具。故风水塔多建在城镇的较低的山峰上,以弥补山势的不足。

明清时期兴起的风水塔,给塔赋予了另外一重含义,民间人们为了兴文运,纷纷到塔前祈祷。“凡都省府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相宅经纂》的论述代表了古代先民们造塔兴文运的思想。

黄岩自古就流传“潮水反弓流,十山九无头”“巽上高峰出状元”的民谣。“反弓流”指的是永宁江沿着妙儿桥这个所谓酒壶头颈流过北门又折向北成一张反弓形状;“九无头”是对山川格局不佳、高度欠缺的一种表达,只能用造塔来进行人工补救。因此,旧时的黄岩山上建塔非常普遍,长潭山、横街山等山头都曾有塔。

方山双塔为“邑之文笔”,建山顶之上,利于接纳天地灵气,有助促进文运昌盛。方山处县城东南巽位,是黄岩城之屏障,其有紫云、阜云、灵鹫、接引、宝鼎、灵台、双阙、卧龙、翠屏九个山峰,谓之九峰。其中紫、阜二峰“尤特峭拔,石壁崚嶒,斜日西照。则山皆紫色。岩石上有紫、阜二字,相传为朱子遗迹”(民国《黄岩县新志》)。南边的紫云峰上有华盖塔即紫云塔,北边的阜云峰上有文笔塔即阜云塔,合称方山双塔。方山即永宁山,自古为黄岩镇山,旧志曰:“宋南渡即有之。”此后成为历代黄岩城的地理标志,也是九峰八景之“双峰插云”。

在风水中,西北的乾方为天门,东南的巽方为地户,黄岩西北有高山,永宁江自天门流向地户,这是最佳的风水。在地户上建造双塔,以迎紫气东来,与天门上的大寺尖龙缠岩遥相呼应,有学者认为,黄岩自北宋杜垂象开科,历代共有一位榜眼、近三百位进士,乃六县第一,足见文笔塔昌文运,兴科举之功。

在古代,塔的兴废是事关地方文风的大事,必然引起了当地官员与士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