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成语一处景,伴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游

导读: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人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文字的不断更新,也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如果说在华夏文明中,在汉字语言中最为言简意赅的形式就是成语了。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在5万多条的成语中,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每一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甚至跟着成语可以游遍中华大地,今天我们来跟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游中国,首先,我们从安徽开始。

一、梦笔生花

游安徽黄山不得不说的成语故事“梦笔生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在黄山北海景区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状下圆上尖,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笔锋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被誉为梦笔生花峰,传说古代文人墨客如果文思枯竭,只要到此一游,便会茅塞顿开,妙笔生花。

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你知道成语“风声鹤唳”出自哪里吗?淮南,一座魅力之城,中国成语典故之城。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山练丹药,在不经意间磨出豆腐,从此在淮南这片土地上豆腐飘香。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淮南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淮南子》里的成语众多,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典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故事就是源于淮南王,淮南八公山也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千古佳话。

三、天作之合

“天作之合”和安徽潜山市孙策与大乔、周瑜与小乔爱情故事有关。潜山市,有着“皖国古都、安徽之源、二乔故里、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皖山皖水是《孔雀东南飞》故事和三国佳丽大、小乔爱情故事的发生地,“长诗之圣”的绝唱和“二乔故里”的佳话广为流传。

四、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与安徽滁州市定远县和阜阳市阜南县有关联,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比喻重新认识事物。定远地处皖东,东接滁州,西邻淮南,南依合肥,北连蚌埠,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东吴名将鲁肃、南宋名相董槐、明朝开朝元勋蓝玉、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均出身于此。吕蒙,字子明,安徽阜阳市阜南县人,阜南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国名将吕蒙故里、中国柳编之都、“王家坝精神”的发源地。

五、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和安徽亳州有关。亳州市位于安徽西北部,它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闻名遐迩。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辰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其中就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代枭雄曹操。东汉末年,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