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阜阳颍淮河畔奏响奋进乐章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兴水利、忙生产、求创新。八月的颍淮,众功皆兴,庄台上、田埂间、厂房里……奋斗的身影,不同的角落,留存着共同记忆——年8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阳市考察。

  “把70年来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近年来,阜阳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实施水利建设,改善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感恩奋进,推动实现皖北全面振兴。

  两载望丰碑加快兴水利

  年7月20日8时31分,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第16次开闸蓄洪。洪水喷薄而出,蒙洼蓄洪区4个乡镇敞开怀抱,77个湖心庄台相继成了“孤岛”,平方公里成为一片“泽国”。

  时隔两年,盛夏又至,当淮水缓缓东流,行走在王家坝抗洪纪念馆中,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叫人驻足停留,滔滔洪水,步步回眸,一个个蒙洼蓄洪区群众主动舍弃、暂别家园的瞬间让“王家坝精神”变得生动立体,得以充分展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的指示精神。”两年来,王家坝闸管理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兴水利,除水害,“软”“硬”兼施,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初步实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现代化。

  “按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年汛期之后,我们对王家坝闸的桥头堡和启闭机房外观进行加固改造,并对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王家坝闸管理处负责人张家颍介绍说。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为提高防汛查险抢险应急处置能力,近两年我们还多次开展防汛保电模拟演练。”张家颍说:“请总书记放心,我们将不断做好迎大汛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技术准备,确保在接到国家防总调度命令后能够及时、安全、精准启闭闸门,保障淮河安澜。”

  与此同时,根据《阜阳城市防洪规划(-)》,阜阳市将加快5县(市)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力争到年,淮河及颍河、泉河、洪汝河等主要支流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阜城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县城达到20~50年一遇。

  编出新生活走上致富路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桤柳。8月的阜南烈日炎炎,蒙洼蓄洪区的田埂村头,勤劳的人们为美好的生活忙得热火朝天。

02:34

  “一天能挣五六十块呢。”在郜台乡安台保庄圩,80岁的季秀芹老人正和老伴穿起柳条,编织精美柳筐。她说,这活她熟,没事时就来劳动,既能挣些钱,又能愉悦身心。

  据悉,桤柳编织技艺在阜南蒙洼地区代代相传,已有多年历史,因此阜南亦有“中国柳编之都”的美誉。近年来,这里的人民也如这顽强的桤柳,“顺水而生”“与水共融”,即便水漫枝头也屹立不倒,织出的柳筐坚韧如藤。如今,作为过去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这小小桤柳现在成了乡村振兴的“钱袋子”。

  何以为证?用数据见证。“年,郜台乡42家柳编企业对外出口数额达万美元,今年一季度已实现对外出口多万美元。”阜南县郜台乡党委书记曾凡富介绍道,“在个人层面,编织一个柳筐能挣得8毛钱,乡里有多个老人,平均每人一个月也能挣到0-元。”

  除了桤柳,智慧的蒙洼蓄洪区群众还把“水中珍珠”芡实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南县蒙洼蓄洪区看望受灾群众时说道“芡实很好,可以祛湿,我们北方没有”。一年以来,老观乡因地制宜,依托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壮大芡实、莲藕、龙虾等适应水生环境且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里水体环境优良,产出的芡实个大、壳薄、味美、药用价值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胡广富所经营的钱富农业有限公司在老观乡拥有0亩的芡实种植基地,他告诉记者,每当采摘旺季时,基地里会有70到80人进行采摘,每人一天能拿元,而他的公司一年则有两三百万元的纯利润。

  “芡实每年有两季收成,8月收一季鲜果,年底再收一季熟果。”老观乡党委书记王军介绍道。近年来,通过引入芡实种植企业,这里已逐渐形成了集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芡实产业链条,如今,上万亩的芡实基地也将迎来采收旺季……

  落好“关键子”当好“同路人”

  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03:27

  作为皖北重镇,阜阳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及省委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积极发挥“时”与“势”的作用,加快融入长三角“朋友圈”,打造合作共建的安徽样板,助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

  “从项目签约到落成,一期工程仅用30天。”安徽爱谱华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唐华说,这是目前阜阳落地最快的项目。而这种“阜阳速度”离不开当地政府的一路陪伴。

  为进一步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提高服务企业效率,该企业所在的颍泉经济开发区年1月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本着“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机构、机构服务企业”的原则,为企业提供企业开办、政策咨询、融资服务、企业培育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实现企业发展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办,做到让服务多跑路,让企业零跑腿。

  除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创新也在逐渐成为阜阳的“亮丽招牌”。曾几何时,合肥收获了“创新高地”的美誉,如今,在创新之都的辐射下,阜合两市紧密“牵手”,共建园区,与企业一道,同心同德,与时偕行,靠向长三角,融入一体化,共同助力皖北全面振兴。

  在阜合产业园中的复旦科技园,一面大如液晶电视的智能魔镜成了“焦点”。当被唤醒后,一个智能交互中心便呈现在眼前。通过魔镜,人们不仅可以随时获取热点新闻、路况信息、日程安排等信息,家里的智能家电也可通过触控或语音实现轻松控制。

  小小魔镜映照出智慧生活的图景,也折射出阜阳·复旦科技园“科里科气”的鲜明气息。

  “项目采取上海、阜阳‘双基地’运行模式,大家分工明确。”阜合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昕介绍,“上海基地”负责学校科研成果的前期孵化,“阜阳基地”则负责与高校合作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支持本地企业创新升级。

  据悉,目前复旦科技园已累计签约企业43个,总投资10.03亿元。其中,签约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项目21个及9家创新创业团队,行业专家27人,园内有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企入库企业3家,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60项,力争三到五年时间,建成引领皖北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聚集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曾经在淮河流域活动过的老子对水有着精到的论述。如今,阜阳干部群众将继续以自强不息的斗志与精神,顺应自然定举措,因地制宜促发展,像淮河之水一般,为阜阳更加美好的明天,初心不改,奔流到海。(记者孟一凡刘职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377.html